城市更宜居 格局更开放 闽清: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建设中的梅溪新城。
福州日报记者 林瑞琪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池远提供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时下,在闽清,攻坚行动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节节推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闽清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一个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高歌猛进,一股股干事创业的争先热潮竞相迸发,跨越发展的壮美画卷在梅邑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建筑产业园。
产业更高端
绿色建筑产业园 打造千亿建筑集群
【项目点击】
建筑业是闽清的支柱产业。2020年,闽清县建筑业产值达850亿元,在向千亿建筑产业集群发起的冲刺中,闽清绿色建筑产业园的发展壮大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走进位于云龙乡的绿色建筑产业园,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热潮。
龙头引领,车间生产热火朝天。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是产业园首期投产项目。车间内,装配式部品部件下线后即“奔赴”福州各地。“目前,我市滨海医院、清华附中、恒美光电偏光项目,以及霞镜新城等重点项目都采用了我们的PC构件。”企业副总经理陈友桢介绍,该公司通过生产工厂化和现场装配化,实现节水、节能,降低建筑垃圾排放,“绿色”效益不断释放。以该项目为龙头,上下游10多家企业集聚成势。
建设提速,落地项目“火力全开”。在园区二期,主产商业设施的博雀科技项目已封顶,随着设备进场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服务项目提速,闽清各级干部成立专班,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扫清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难点、堵点。山兴农工贸、杉一电器竣工投产,唯氏金属厂房、办公楼、宿舍楼竣工,汇森宝整木家居、延帅工艺品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夯实基础,征迁配套快马加鞭。经多轮攻坚,产业园三期北斗洋片涉迁户75户全面签约,项目红线内224.8亩土地如约征收完毕,云龙乡干群齐心,跑出征迁“新速度”。与此同时,园区横五线及海云路建成通车,征迁安置房建成,防洪排涝工程、污水管网加快上马,不断完善的基础配套与拓宽的园区空间释放强大吸引力。东方雨虹、湖南远大等知名企业多次到闽清考察,目前会审中的意向落地企业已达15家。
为创新机制,园区还建立链长制,以延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型建材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我们将招引更多在外建筑企业回归,打造闽清建筑企业‘总部园区’。”闽清绿色建筑产业园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建海峡新型构件生产线。
【闽清实践】
2020年闽清建筑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全县建筑企业总数达371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企业达31家,不论是建筑业产值,还是高资质企业数量,在全省各县(市)中均稳坐头把交椅。2021年该县建筑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好成绩背后是好政策营造的好环境。今年1月,新版《闽清县改进营商环境促进建筑业发展的五条措施》发布,这已是闽清3.0版的建筑业优惠政策。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闽清自2012年率先制定建筑业优惠政策以来,不断学习各地经验,加大扶持力度,吸引越来越多优质企业落户。
闽清县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
城市更宜居
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 给群众稳稳的“医”靠
【项目点击】
在梅溪新城中医院后方,一栋9层高的新楼拔地而起。这是闽清县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一期的传染病区项目,现在大楼已主体封顶,装修工程完成85%。预计明年2月完工,建成后将增加166张床位,其中包含负压病床46张。
“项目建成的意义不止于床位增加。”闽清县总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传染病区大楼,意味着闽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的强化。
据介绍,目前闽清全县仅有一个县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场地面积、功能、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难以胜任救治要求。
既要填补少有,又要避免新建项目资源闲置,一座可“平战交替使用”的传染病区大楼应运而生。
在“战时”,大楼部分楼层设置发热门诊、确诊病区、疑似病区、密切接触者隔离区,以及其他发热症状患者留观病房等。
在平时,则将部分楼层作为县总医院相关科室业务用房,如体检中心等,补齐总医院医疗设施简陋、科室不健全、业务用房局促等短板。部分楼层也可作为中医院康复医疗养老病区,既能弥补创建二甲中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不足问题,又可满足中医院未来拓展业务需要。
“这样一来,实现了场所集约化、功能较大化,既能承担日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又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需求。”闽清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一期传染病区外,总投资6.65亿元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二期将建设疾控中心大楼,三期将建设妇幼保健院大楼,全面打造集传染病区、疾控防治、妇幼保健、中医科研、医疗培训、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设施,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完善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闽清实践】
闽清县中医院落成,梅溪卫生院投用……这些年,梅溪新城日新月异,居民们的感受不仅是更有“医靠”。
近年来,闽清加快推进梅溪新城规划建设。闽江南岸,博仕后家园、锦江1号等住房项目接连落成;“横五联一”大通道,新城一期路网、二期路网等加速织密;闽清实验中学、闽清第三实验小学等相继建成投用……基础设施样样配齐,从高山村造福搬迁工程都不愿落户的山坳,到如今路阔楼高的新城,越来越多村民感叹: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
格局更开放
水口坝下工程试通航 顺势加快融入都市圈
【项目点击】
滔滔闽江水,源长水阔翻白浪。两岸弄潮儿,敢向潮头竞风流。
10月28日,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工程一线船闸首次试通航。从去年仅44天具备通航条件到如今全年全天候通航,千年“黄金水道”正恢复往昔风采。
水口坝下工程是国家“十二五”高等级航道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位于闽清县闽江段水口电站下游,目前已完成右岸挡水坝、溢流坝和船闸建设,实现船闸试通航,左岸溢流坝正加快推进,整个工程预计于明年5月完工。”工程业主项目部工程处副主任覃振朝介绍。
回望过往,千年闽江航道一片繁华商贸之景。近年来,由于河床下切,下游水位持续下降,水深不足导致通航不畅。1999年水口水电站通航枢纽通航天数达到历史较高的346天,2020年通航天数仅44天,通航能力提升成为沿线船民的期盼。
从“一无所有”的江面,到临江而起的船闸、大坝,过去六年间,工程参建人员克服了2016年“尼伯特”台风的影响,经受住了2020年疫情的考验。
“开工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闽清县委县政府在工程石料供应、移民征迁、交通运输和复工复产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覃振朝说。
项目的建成打通了福州都市圈水上交通大动脉。建成后,闽江通航将由500吨标准船型跃升至1000吨,年通航能力预计可达1400万吨,在从根本上解决闽江流域通航难题的同时,可保证水口水电站机组稳定运行。
不仅如此,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千吨轮船航行的调度枢纽和十里平湖景观,为闽江黄金水道和库区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便捷交通助力闽清发展。
【闽清实践】
通航能力提升是闽清交通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
过去五年,闽清“大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投入61.6亿元实施43条道路建设,全县通车总里程增加85.5公里,横五、联一交通大动脉全线贯通,“一纵一横两铁三高四辐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从“梅溪时代”向“闽江时代”跨越迈进。
大交通引领大开放,显现大格局,闽清开放步伐走深走实。近年来,该县累计完成招商项目983个,总投资1931亿元。侨台外事、异地商会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人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闽清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格局。
礼恩科技生产线。
精气神更足
担当实干勇争先 豪情满怀谱新篇
在一场又一场项目攻坚战中,闽清干部与建设者们以激情与汗水、服务与担当,在比学赶超中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为推动项目建设,闽清打破传统单独以乡镇、部门牵头推动项目发展的旧格局,按照重要行业、重点发展片区成立十大重点建设工作指挥部,各指挥部均由县领导牵头挂帅,每周定期对协调情况进行通报,每月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项目开展联合督查,做到件件有落实。
“攻坚120天”行动开展以来,十大重点建设工作指挥部共召开协调会65场,协调解决问题164个。全县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交地4500多亩。
省、市党代会召开以来,闽清全面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各部门、乡镇召开会议,学深学透把握精神实质。项目一线,学习成效转化为实干动力。
跃动的数字印证闽清日新月异的发展,展示了闽清干部奋勇争先、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截至11月,该县列入市级的18个在建提速项目完成投资11.31亿元,完成攻坚计划投资的106.6%,超序时进度26.6个百分点;24个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10.22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2.7%,超序时进度17.7个百分点,18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90%。
在今年第二季度“五个一批”正向激励综合考评中,闽清县位列全省第2名。
新起点蕴含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新一轮的发展号角已经吹响,闽清县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再加压、再奋进,围绕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山水城的新目标,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林瑞琪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