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烟台山:历史的另一次出发|一秒与百年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朋友从北方来,感叹着说,喜欢福州缠绵曲折的小巷。印着水痕的青石板,转角爬出墙的三角梅,仿佛嗅得到黄梅雨的温润。而这样的巷子,在我心里,总是固执得认为都藏在烟台山上。上坡下坡,左转右折,我走过的,不留一点痕迹。你走过的,全都是我眷念的气息。
仓前行九里,感受老街巷里的新时光
福州城市游记,万科相约巴晓光的别处远方
作者亲自朗读——踏歌寻遍烟台山
排名前列集/ 一秒与百年
三月。福州。
雨有时连绵沉郁到让人简直要发疯。偶尔的一天,云开了,阳光如此的暖,这时,你满心欢喜,那一定要到烟台山去。下午两点半,过三县洲大桥,短暂地别过满江倒射的白云的影子,转入福海路,稍停,看灰白的柏油路漫上小坡,你悠悠地踱上去五分钟,停在马厂后街的路口,这个下午,就从这里开始吧。
马厂街旧貌
烟台山辖属仓山区,仓山下辖仓前、东升、对湖、临江、三叉街、上渡、下渡7个街道。而马厂后街就是对湖街道所在地。传说古代仓山有两湖,隔路相对,故名对湖。只是世事沧桑,两湖早已淤塞填平了。很多人喜欢从马厂街寻访老宅,我却独爱从再前面一点的马厂后街步入。巷子极静,看到对湖街道的标牌,停下来,略站一站,树叶和青草香漫上来,闭上眼,想着那早已湮灭在历史脉络中的两汪湖水。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湖上的过雨云,千年前,红了粉黛,千年后,绿了罗衫。
思绪停了一秒,岁月已过百年。
延马厂后街向下,有一个岔路口,向右,拐进一条窄的巷弄。巷子左边是红砖的房,巷子右边,白灰墙里锁着一座灰砖的西洋风格的小楼,马厂街11号-忠庐,墨绿色的门,窄的门檐上丛生着杂草,几竿修竹在大榕树的须根下轻摆。
忠庐
忠庐的建设者名叫许世光,日本留学归来,跟随福州电力大佬刘永业、刘洪业做事,极得信任。许世光育有10个子女,大家族人多,遂建了忠庐。当时修建的水泥都是从日本进口,现在,房子前方右下角的基石上,依然能见“中华民国廿一年”的字样。现在守着忠庐的是许世光的长孙应荣荣,应荣荣的母亲许引祺是许世光10子女中的老四。忠园后花园里有三棵高达20米的芒果树,撑起遮天蔽日的绿荫,这芒果树就是应荣荣的母亲许引祺幼时所种,已历经八十余年风霜。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英文秘书吴淑贞亦在此居住了10年。
福州沦陷时,日本兵到忠庐抢劫,许引祺抱着一只大母鸡躲到四楼。许世光懂日语,与日本兵交涉,遂放弃了抢劫的念头。而当福州解放时,许世光把家里排名前列层全部打开,让解放军居住。应荣荣说几年前还有当时到忠庐住过的解放军故地重游,向他询问外公的消息。
现在,忠庐也进入了寂静时光。但是不管怎样,从这座院落走出去的人都会记得它的存在。
忠庐的对面是拓庐,和忠庐不同,这是一座红砖的南洋风格的二层小楼。随着脚步,你会先经过它的后门,下午静寂的时光里,你恍惚能看见穿着白色亚麻布衣衫,脑后一条黑漆大辫的女佣挎着竹篮里的菜蔬,轻快地下了石阶,一闪身没在木门后,只有木屐清脆的回响渐行渐远。
白色的墙蜿蜒向前,过了拓庐墨绿色的正门,下一个院落是梦园。先经过的是梦园的后门,唤作“梦园别径”。而要寻梦园的正门,就要左转入康山里了。
康山里,这个福建师大学生们最熟悉的巷子是个缓缓的下坡,若有微雨的天气,总让人忍不住幻想会有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气息的女生会与你擦肩,而梦园的正门就在这条窄窄的巷弄里,康山里13号。
梦园
梦园从建造形式和外观风格上看,应该属于欧洲古典时期建筑风格,并带有一些古希腊建筑特征。梦园里有梦梯,这种入口处室外小楼梯设置及底部架空的做法,又类似于印度地区的殖民地建筑。梦园的主人是叶见元先生。叶先生是马来西亚婆罗洲华侨,基督徒。梦园当年形制极盛,人丁兴旺。透过眼前破败的门楣,思绪倒回几十年,正当壮年的叶见元先生容光焕发,领着家族中众人在梦梯上合影留念,院子里繁花似锦,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而梦园真正当得起在历史上书写一笔的是,叶先生当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将梦园作为联络据点。站在康山里的小路上,闭上眼,耳边隐约响起拨浪鼓清脆的敲击声,声音愈发近了,眼前逐渐清晰,叶见元先生小货郎的装扮,挑着扁担,拿着拨浪鼓和你擦肩而过,近的能看见他脸上三月阳光里淡然的微笑,那是他在走街串巷联络情报。你迟疑着推开梦园的门,梦梯下逼仄的楼梯间里,油印机在响着,印刷的进步刊物还来不及装订,散发着油墨的香气。忽而,门口传来人声,你掉头看过去,好像是有客人闪身进了门,叶先生握着他的手,沉着地唤道:逸仙!原来是孙中山先生来福州,承蒙叶先生招待就住在梦园…
如今的梦园已破败不堪,正如与它三米之隔对门的康山里1号,爱庐。
唤作爱庐的,最出名的应该是上海东平路9号曾是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时陪嫁的爱庐。但福州的爱庐也形制颇大,三层红砖楼,在狭窄的小巷里颇为抢眼。院里有石榴一株、荔枝一株。
福州买房推荐
新盘、热盘:
低价、优惠: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